NXP李廷偉:堅持合作共贏,NXP將大力支持中國實現萬物互聯
2020-7-15 11:49:58??????點擊:
仙童半導體的基因,Signetics的打磨,飛利浦半導體的沉淀,飛思卡爾的補強,深遠且多元的歷史底蘊造就了現在的恩智浦半導體。提及恩智浦,人們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汽車芯片的龍頭廠,恩智浦接受這個標簽,但從未被這個標簽禁錮,反而正在闊步走向更遠的地方。
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萬物智聯,芯火燎原》人工智能芯片創新主題論壇上,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大中華區主席李廷偉博士就表示,目前恩智浦專注的市場已覆蓋工業/IoT、汽車、移動設備和通信基礎設施四大領域,通過領先的產品和安全解決方案將為智能世界提供更快速和更安全的連接體驗。

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大中華區主席李廷偉
中國或許是離“萬物互聯”時代最近的國家,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如魚得水,這片沃土也因此引起了恩智浦等國際半導體巨頭足夠的重視。
今年2月,曾在歌爾、Broadcom、Marvell和Qualcomm在內的多家高科技企業擔任過高管的李廷偉博士赴任恩智浦,全面負責恩智浦中國的各項對外事務。作為深化與擴大中國生態系統合作的踐行者,李廷偉博士在接受集微網采訪時,談及了恩智浦深耕中國的決心,以及智能時代的取勝之道。
合作如何做
在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之下,海外半導體企業在中國地區的“戲份”似乎正在逐漸被刪減,本土廠商正被快速的推向舞臺正中間。因此,在擁抱中國市場巨大機遇的同時,海外企業也需要思考如何才能讓根在中國扎得更深。
“合作共贏一定是恩智浦的主基調。”李廷偉博士告訴集微網,作為一家總部在歐洲的全球化公司,恩智浦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中國市場,并且在中國已經有了相當深而廣的布局,公司全球9000名研發人員中,有1500名都在中國。
李廷偉博士指出,從半導體行業本身來看,合作共贏才是正確的發展模式。產業中每個環節的創新都不是封閉的能夠靠某一家企業獨自完成,而是需要通過合作才能實現。“你對今天的世界了解得越深,就越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半導體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早已變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李廷偉如是說。
主基調確立后,能否共贏將取決于合作的具體實踐方式。李廷偉博士表示,恩智浦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主要兵分三路進行,包括加強深度、拓寬廣度和協同創新。
深度方面,恩智浦開始加強與中國供應鏈的聯系,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據李廷偉博士透露,恩智浦與中芯國際有許多晶圓代工的業務合作,是后者的重要客戶之一。另外,從外匯的角度而言,恩智浦在中國地區除了美元結算以外還支持歐元結算,這也體現了恩智浦對中國企業的支持。
廣度方面,全社會的數字化升級讓許多行業的邊界開始變得模糊,需求維度也因此開始交融。為了滿足這些跨行業的需求,恩智浦致力于將自身領先行業的深厚積淀覆蓋到全鏈條各節點的智能升級。例如,去年恩智浦與智慧物流平臺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就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攜手推進物流供應鏈數字化戰略升級;在智能汽車領域,恩智浦也與百度和阿里等中國互聯網企業有著很多合作。
最后是協同創新,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一家海外企業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僅限于業務往來,那么這家海外企業的本土化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李廷偉博士強調,恩智浦在中國已經有了很好的布局,在此基礎之上,未來要做的就是更進一步的本土化。“恩智浦有很多的處理器芯片和IP的開發都是由中國團隊完成的,今后將讓這些設計和開發更具有原創性,并考慮這些IP都留在中國。”李廷偉博士進一步指出,“另外,還包括與其他中國企業共同開發IP,這些都是合作共贏的主要方向之一。”
正如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變成全球企業一樣,也有越來越多的恩智浦這樣的企業正變成中國企業,而本地化則是這些企業扎根中國市場的重要前提。據李廷偉博士介紹,為了真正實現本土化,恩智浦還在努力提高中國團隊“自給自足”的能力,以對中國市場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務和支持。
加強與中國生態系統的合作只是修煉“劍法”,對于決戰智能時代所需要的技術“利劍”,恩智浦又是如何打磨的呢?
決戰智能時代
“恩智浦早期的產品都用在汽車上,或是歐美的工業上,兩個市場對半導體產品都有著極高的要求,這為恩智浦帶來了性能與安全性‘雙高’的行業認可度。”李廷偉博士說。
近年來,集成電路企業遍地開花,針對一些車用或工業產品,一些后來者似乎也能設計出符合條件的產品,但要想獲得不同的車廠或工廠采用仍然存在很大的難度。李廷偉博士表示,與產品上的差異化不同,恩智浦在業內享有較高的產品質量保證、深刻的行業洞察和系統級方案能力,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差異化。
作為一家半導體公司,恩智浦所擁有的軟硬件結合能力尤為重要。隨著智能時代中海量數據的產生,市場對于邊緣端已經開始有了一些AI能力的需求,李廷偉博士認為,恩智浦的提早布局為自身創造了機會,全球26000多個客戶讓其對各行各業都有了充分地了解,其軟硬件復用度能夠很好地契合客戶的各種需求。
針對工業/IoT、汽車、移動設備和通信基礎設施這四大目標市場,李廷偉分別介紹了恩智浦的布局情況和優勢所在。
在工業/IoT方面,恩智浦可以提供廣泛的可擴展產品組合,包含超低功耗和高性能處理器、高性能交叉處理器、低功耗安全MCU等。同時,恩智浦還是連接芯片的市場領導者,擁有包括UWB、Wi-Fi、NFC、RFID和藍牙等完整的產品組合。李廷偉博士表示,嵌入式處理復雜性的大幅增加,讓工業/IoT用MCU快速演進,恩智浦平臺化i.MX系列應運而生。
關于恩智浦專注并領先的汽車領域,李廷偉博士指出,汽車可以理解為一個大型的移動物聯網終端,恩智浦在汽車領域有多年積累,從技術領域而言,車輛網絡、主控、ADAS、雷達、電池管理系統等技術都有系統的解決方案覆蓋。李廷偉強調,手機行業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轉型,將映射到汽車行業的數字化升級,汽車將引領各個技術領域超前發展,因為汽車的復雜性,以及對軟硬件結合、安全性的要求遠高于其他行業。
另外,在手機行業,恩智浦主要推動手機錢包等安全性提升,包括提供NFC連接芯片等。而在火熱的5G基站方面,李廷偉博士表示,射頻和濾波器是最大的挑戰,而恩智浦能夠提供鍺硅、氮化鎵、LDMOS等從低頻到高頻、低功率到高功率的全部技術方案。
如此完備的產品線,加上多年的技術積累和開放合作的商業模式,相信恩智浦將在智能時代的決戰中快速占據有利地位。
關鍵字:NXP 李廷偉
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萬物智聯,芯火燎原》人工智能芯片創新主題論壇上,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大中華區主席李廷偉博士就表示,目前恩智浦專注的市場已覆蓋工業/IoT、汽車、移動設備和通信基礎設施四大領域,通過領先的產品和安全解決方案將為智能世界提供更快速和更安全的連接體驗。

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大中華區主席李廷偉
中國或許是離“萬物互聯”時代最近的國家,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如魚得水,這片沃土也因此引起了恩智浦等國際半導體巨頭足夠的重視。
今年2月,曾在歌爾、Broadcom、Marvell和Qualcomm在內的多家高科技企業擔任過高管的李廷偉博士赴任恩智浦,全面負責恩智浦中國的各項對外事務。作為深化與擴大中國生態系統合作的踐行者,李廷偉博士在接受集微網采訪時,談及了恩智浦深耕中國的決心,以及智能時代的取勝之道。
合作如何做
在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之下,海外半導體企業在中國地區的“戲份”似乎正在逐漸被刪減,本土廠商正被快速的推向舞臺正中間。因此,在擁抱中國市場巨大機遇的同時,海外企業也需要思考如何才能讓根在中國扎得更深。
“合作共贏一定是恩智浦的主基調。”李廷偉博士告訴集微網,作為一家總部在歐洲的全球化公司,恩智浦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中國市場,并且在中國已經有了相當深而廣的布局,公司全球9000名研發人員中,有1500名都在中國。
李廷偉博士指出,從半導體行業本身來看,合作共贏才是正確的發展模式。產業中每個環節的創新都不是封閉的能夠靠某一家企業獨自完成,而是需要通過合作才能實現。“你對今天的世界了解得越深,就越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半導體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早已變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李廷偉如是說。
主基調確立后,能否共贏將取決于合作的具體實踐方式。李廷偉博士表示,恩智浦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主要兵分三路進行,包括加強深度、拓寬廣度和協同創新。
深度方面,恩智浦開始加強與中國供應鏈的聯系,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據李廷偉博士透露,恩智浦與中芯國際有許多晶圓代工的業務合作,是后者的重要客戶之一。另外,從外匯的角度而言,恩智浦在中國地區除了美元結算以外還支持歐元結算,這也體現了恩智浦對中國企業的支持。
廣度方面,全社會的數字化升級讓許多行業的邊界開始變得模糊,需求維度也因此開始交融。為了滿足這些跨行業的需求,恩智浦致力于將自身領先行業的深厚積淀覆蓋到全鏈條各節點的智能升級。例如,去年恩智浦與智慧物流平臺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就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攜手推進物流供應鏈數字化戰略升級;在智能汽車領域,恩智浦也與百度和阿里等中國互聯網企業有著很多合作。
最后是協同創新,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一家海外企業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僅限于業務往來,那么這家海外企業的本土化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李廷偉博士強調,恩智浦在中國已經有了很好的布局,在此基礎之上,未來要做的就是更進一步的本土化。“恩智浦有很多的處理器芯片和IP的開發都是由中國團隊完成的,今后將讓這些設計和開發更具有原創性,并考慮這些IP都留在中國。”李廷偉博士進一步指出,“另外,還包括與其他中國企業共同開發IP,這些都是合作共贏的主要方向之一。”
正如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變成全球企業一樣,也有越來越多的恩智浦這樣的企業正變成中國企業,而本地化則是這些企業扎根中國市場的重要前提。據李廷偉博士介紹,為了真正實現本土化,恩智浦還在努力提高中國團隊“自給自足”的能力,以對中國市場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務和支持。
加強與中國生態系統的合作只是修煉“劍法”,對于決戰智能時代所需要的技術“利劍”,恩智浦又是如何打磨的呢?
決戰智能時代
“恩智浦早期的產品都用在汽車上,或是歐美的工業上,兩個市場對半導體產品都有著極高的要求,這為恩智浦帶來了性能與安全性‘雙高’的行業認可度。”李廷偉博士說。
近年來,集成電路企業遍地開花,針對一些車用或工業產品,一些后來者似乎也能設計出符合條件的產品,但要想獲得不同的車廠或工廠采用仍然存在很大的難度。李廷偉博士表示,與產品上的差異化不同,恩智浦在業內享有較高的產品質量保證、深刻的行業洞察和系統級方案能力,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差異化。
作為一家半導體公司,恩智浦所擁有的軟硬件結合能力尤為重要。隨著智能時代中海量數據的產生,市場對于邊緣端已經開始有了一些AI能力的需求,李廷偉博士認為,恩智浦的提早布局為自身創造了機會,全球26000多個客戶讓其對各行各業都有了充分地了解,其軟硬件復用度能夠很好地契合客戶的各種需求。
針對工業/IoT、汽車、移動設備和通信基礎設施這四大目標市場,李廷偉分別介紹了恩智浦的布局情況和優勢所在。
在工業/IoT方面,恩智浦可以提供廣泛的可擴展產品組合,包含超低功耗和高性能處理器、高性能交叉處理器、低功耗安全MCU等。同時,恩智浦還是連接芯片的市場領導者,擁有包括UWB、Wi-Fi、NFC、RFID和藍牙等完整的產品組合。李廷偉博士表示,嵌入式處理復雜性的大幅增加,讓工業/IoT用MCU快速演進,恩智浦平臺化i.MX系列應運而生。
關于恩智浦專注并領先的汽車領域,李廷偉博士指出,汽車可以理解為一個大型的移動物聯網終端,恩智浦在汽車領域有多年積累,從技術領域而言,車輛網絡、主控、ADAS、雷達、電池管理系統等技術都有系統的解決方案覆蓋。李廷偉強調,手機行業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轉型,將映射到汽車行業的數字化升級,汽車將引領各個技術領域超前發展,因為汽車的復雜性,以及對軟硬件結合、安全性的要求遠高于其他行業。
另外,在手機行業,恩智浦主要推動手機錢包等安全性提升,包括提供NFC連接芯片等。而在火熱的5G基站方面,李廷偉博士表示,射頻和濾波器是最大的挑戰,而恩智浦能夠提供鍺硅、氮化鎵、LDMOS等從低頻到高頻、低功率到高功率的全部技術方案。
如此完備的產品線,加上多年的技術積累和開放合作的商業模式,相信恩智浦將在智能時代的決戰中快速占據有利地位。
關鍵字:NXP 李廷偉
- 上一篇:印媒 : 中國正贏得萬億美元5G戰,恢復世界工廠地位 2020/7/15
- 下一篇:無懼打壓,華為上半年財報再創造奇跡 2020/7/15